javascript:resizepic(this) border=0>javascript:resizepic(this) border=0>javascript:resizepic(this) border=0>javascript:resizepic(this) border=0>本電路的核心器件是一只廉價的LM324四運放。四個運放分別接成同相低通放大器、反相放大器、電壓比較器以及單穩延時電路,完成了本電路的主要功能。 人體熱釋
紅外線檢測部分,主要由菲涅耳透鏡和
紅外接收傳感器RH構成。菲涅耳透鏡實際上就是一片可以透過
紅外線的表面有一些特殊波紋的薄塑料片,當有人在它前面走過時,它會把人體釋放的連續的且位置移動的紅外線“聚焦”成一種能量強度變化的紅外線落在它后面的紅外接收傳感器RH上。它利用的主要是“干涉”的原理。紅外接收傳感器RH就可以把這種強度變化的紅外線信號變成低頻交流電信號,完成了由紅外線信號到交流電信號的轉變。這個低頻交流電信號的頻率取決于菲涅耳透鏡前紅外源的移動速度,一般在幾到幾十赫芝,當紅外源靜止時,也就是當人站在菲涅耳透鏡前不動時,它是偵測不到的。紅外接收傳感器RH輸出的低頻交流信號送入圖中的第一個運放U1A進行同相放大。C1、C2、C3是高頻旁路電容,可以防止放大器對高頻雜信號進行放大。C3、C5為低頻交流通路。該級放大器的增益取決于R3與R2的比值。第二個運放U1B構成一個反相交流放大器。通過R5、R6分壓將運放的同相端偏置在1/2電源電壓,以放大交流信號。C7為高頻旁路電容。該級放大器的增益取決于R8與R4的比值。經過了兩級放大的幅度已經比較大了的交流信號送入到第三個運放U1C組成的電壓比較器的反相端。運放的同相端通過R10、R11分壓設置了約3.9V的參考電壓,此電壓還同時作為下一級U1D單穩電路的觸發閾值電平。光敏電阻RG接在比較器運放的(9)腳上,白一受光照,其阻值≤10kΩ,U1B輸出的交流信號的相對高電平經R9、RG分壓后到U1C的反相端(9)腳的電平仍比其同相端低,U1C保持輸出高電平,D1反偏截止,U1D單穩電路無觸發信號而輸出高電平,三極管BG保持截止,可控硅BCR門極得不到觸發電平而截止,燈不亮。夜晚RG無光照時,其阻值≥1MΩ,對U1B輸出的交流信號的分流減小,這時U1C的反相端(9)腳輸入的交流信號的相對高電平就有可能高于其同相端(10)腳的電平,比較器U1C翻轉,通過D1對電容C9放電,U1D單穩電路翻轉并進入延時階段,其(7)腳輸出低電平使三極管BG導通,可控硅BCR導通,電燈點亮。只要人在菲涅耳透鏡前移動,C9就可能被反復放電,U1D的(7)腳就總是低電平,燈保持點亮。在人離開后,(8)腳恢復保持高電平,D1又截止,電源經W1對C9重新充電,當C9上的電壓高于(6)腳的3.9V時,單穩電路U1D又翻轉輸出高電平,延時結束,電燈熄滅。 在電燈點亮,即三極管BG導通時,發光二極管D4有電流流過而點亮,它是放在菲涅耳透鏡后面,從外面可以看到紅光,一方面比較美觀,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地叛定當燈失靈不亮時是燈泡壞了,還是電路有問題。如果LED點亮而燈泡不亮,可以斷定感應部分正常,很有可能是燈泡壞了。如果換了燈泡還不好,那就是可控硅壞了。C10、R15、D2、D3、DW、C11組成了一個簡單的電容降壓的整流電源,得到6V直流電壓。由于與強電沒有隔離,維修時要注意防止觸電。另外,在本電路的電路板制作時,站長忘記了在板中央留一個擰螺絲的位置,所以電路板做好后只好用膠粘在盒里固定。還有,電路原理圖上有一個R? 1K的電阻是我在作圖時不小心加上的,實際上沒有這個電阻。
關鍵詞:
紅外
感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