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7日,在世界氣象組織二區協第九屆會議上,時任世界氣象組織主席、中國國家氣象局局長鄒競蒙手舉一張衛星云圖,向與會代表宣布,它是數小時前由中國第一顆氣象衛星——風云一號A星提供的首幅圖。
這是中國氣象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國由此跨入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自己研制、發射和運行氣象衛星國家的行列,徹底結束了國人只能從地面觀測天氣的歷史。從零起步,從試驗型到業務型,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領跑的跨越……高懸天際的中國“風云”承載著幾代科技工作者的夢想與榮耀,見證了無數人的嘔心瀝血、百折不撓。
自力更生發展氣象衛星
1969年初,一場罕見的雨雪冰凍天氣席卷了半個中國,黃河以南的鐵路交通完全中斷,電力線網和通信線路被沉重的冰凌壓斷,大片地區停電、通信中斷。自然災害給經濟社會發展設置了一道又一道障礙。因為缺乏氣象監測資料,難以及時有效應對。
周恩來總理提出:“要趕快改變落后面貌,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
當時,國際上氣象衛星技術的快速更新迭代如火如荼。早年世界上擁有氣象衛星的國家只有前蘇聯和美國。我國預報員雖能接收國外氣象衛星云圖,但只是單純的“黑白圖像”,未經過定量處理,無法挖掘原始數據、反演各種氣象要素的定量和圖像產品,應用受到極大限制,氣象衛星的研發迫在眉睫。
1970年2月,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發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文件,下達了研制氣象衛星的任務,堅定了新中國發展氣象衛星事業的決心。
可自己的氣象衛星到底該怎么發展?國內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一種觀點是堅持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的道路,另一種觀點則擔心造不出衛星,認為“造星不如租星,租星不如買星”。氣象衛星科技工作者力排眾議,極力倡導自主研制。
“我們是白手起家,沒有人告訴你如何去做,要靠實踐凝練,要花代價去換取經驗和知識。”回憶起風云衛星系統研制的起步階段,風云一號A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原主任鈕寅生仍記憶猶新。剛成立的氣象衛星311研究小組只有十幾個人,大家甚至連什么是衛星軌道都搞不清楚,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摸索著前進。
1977年11月,在氣象衛星工程第一次大總體方案論證會上,確定了氣象衛星工程代號為“七一一”,并將我國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命名為風云一號,正式開啟“風云紀元”。
研制來不得半點馬虎
在爭議中起步,風云衛星研制十分艱辛。
與現在的“機場式安檢”、智能化運作不同,那時衛星廠房內只有被磨平的水泥地,沒有通風系統,沒有防靜電措施,人員出入全靠手寫登記……“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間不到8平方米的紅磚廠房,剛夠放風云一號和風云二號兩顆衛星。”風云二號H星指揮湯紅濤坦言,由于缺乏造衛星的經驗,設備工裝跟不上衛星研制需要,費時費力。
除了得克服差強人意的造星環境,氣象衛星從太空拍攝、收集的數據需通過地面系統接收,地面接收站從無到有靠的還是埋頭苦干。風云一號衛星應用系統總設計師范天錫回憶起建站時的場面歷歷在目:“地下電纜、電話線都是從其他單位要來的;排水溝是大家齊心協力挖出來的,1米粗的管子,也是我們自己用汽車、馬車拉過來的;裝卸車時,大伙兒拖家帶口都得上;還有的年輕人既當電工,又當水暖工,趴在地上安裝水泵……”
風云衛星遭遇的坎坷遠不止于此。比如,1990年9月,由于經驗不足,衛星的計算機電路芯片受空間高能粒子轟擊,產生單粒子翻轉問題,引起計算機工作失常。我國航天人抱著“絕不放棄”的信念,開展了一場長達75天的衛星地面營救行動,這在世界航天史上都屬罕見。通過加強地面測控管理,每天六輪監視衛星在軌工作,雖一次次挽救了風云一號B星,但最終它只正常運行了285天。
巨大質疑撲面而來,兩彈一星元勛、當時已是古稀之年的任新民,著了魔一般帶領科技人員分析原因,并親自到有關部門匯報工作,堅定要求支持我們這支氣象衛星隊伍走下去;為攻克風云二號前兩顆衛星出現的問題,時任風云二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師許健民,副總師李希哲、張青山與全體團隊成員一起,登上青藏高原開展“救星”試驗,于上萬次手寫運算中破解定位難題……
正是這些在心頭久久揮之不去的痛,為我國極軌氣象衛星和靜止氣象衛星的研制與技術積累了經驗,也時時刻刻激勵著氣象衛星科技工作者以更加“嚴、慎、細、實”的工作態度投入到衛星的研制和應用中。“面對這項高投入、高技術、高風險、高回報的工作,我們來不得半點馬虎。”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說。
為全球監測貢獻力量
“科學創新過程中的曲折是必然的,但是遇到曲折后,該怎樣對待曲折的態度是最重要的。要下決心克服曲折,總結經驗,不斷前進。”風云二號工程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孫家棟堅信,我國氣象衛星事業得以飛速發展,靠的就是在起步時堅持自主創新,努力實現核心技術和器件的自主可控。
此后,越來越密集的科技創新與技術顛覆,支撐起我國氣象衛星研制歷史上由屢遭挫折到圓滿成功的完美轉身。
1999年風云一號C星、2004年風云二號C星成功發射,突破了長壽命穩定運行的技術瓶頸,具備了提供長期連續業務觀測資料能力;
2008年風云三號A星發射升空,極軌氣象衛星實現升級換代,搭載的載荷數量從風云一號的1個增加到11個,技術指標與世界同期先進水平相當;
2016年風云四號A星成功發射,每15分鐘就能進行一次地球全圓盤觀測,每5分鐘就能完成一次中國區域觀測,依靠其獨一無二的大氣“CT機”,在全球率先實現了靜止軌道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數據在數值天氣預報模式中的同化應用;
2018年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A星正式投入業務運行,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用戶可接收包括大氣、云、沙塵、降水、輻射、閃電等23種數據產品……
楊軍表示,風云氣象衛星資料和產品在臺風、暴雨、大霧、沙塵暴等多種災害監測預警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預報員監測重大天氣必不可少的手段,已廣泛應用于生態文明建設、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重要領域。
如今,風云衛星共有7星在天,遨游在浩瀚的太空。4顆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在軌運行使用,形成了“多星在軌、互為備份、統籌運行、適時加密”的業務格局;3顆極軌氣象衛星在軌運行使用,可對全球和區域范圍內的極端天氣、氣候和環境事件開展及時高效觀測。
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風云衛星還肩負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擔當,不僅被世界氣象組織列入國際氣象業務衛星序列,成為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也是國際災害憲章機制的值班衛星。截至2021年3月,使用風云衛星數據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已增加至117個(包括8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確定了我國地球觀測領域的國際地位,為氣象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關鍵詞: 浩瀚太空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xn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乱大交xxxxx另类| 夜里18款禁用的视频软件| 濑亚美莉在线视频一区|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在线播放a1| 国产**aa全黄毛片| 久久浮力影院| 一级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1000部又爽又黄无遮挡的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快点cao我要被cao烂了| 冠希与阿娇实干13分钟视频| 里番本子侵犯肉全彩3d| 国产又色又爽在线观看| 又粗又大又猛又爽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天堂|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天天摸天天摸色综合舒服网 | 91视频久久久久| 健身私教干了好几次| 免费看美女部位隐私直播| 太深太粗太爽太猛了视频|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成免视频| acg里番全彩侵犯本子福利 | 日韩a级一片| 日本电影二区| 日产国产欧美韩国在线| 热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国产福利萌白酱喷水视频铁牛| 日韩一级一片|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 一节毛片| xl上司带翻译无马赛樱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电影| 欧美交换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 泰国午夜理伦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