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入場
編輯:谷子
(資料圖)
當楊勃還在上海徐家匯的一家星巴克里敲代碼時,當地的南方人經常和他打招呼,喊他阿勃。“勃”字因為南方口音聽起來像“北”,所以楊勃就變成了“阿北”。楊勃覺得這「外號」不錯,把「阿北」當成了自己的網名。
后來,他到北京創業,住在北京朝陽門內一個叫豆瓣的胡同,記住了這個煙火氣十足的名字。
兩下一結合,2005 年 3 月 6 日,阿北創立了一個自己的網站,叫豆瓣。
隨性,好像是他給人的第一感覺。
但是,了解阿北的人和豆瓣的資深用戶都知道,他其實是一個極度追求精神世界的人。他有文藝青年的情懷和執拗,以及高度的精神潔癖。
他一手打造的豆瓣完全秉承了這一理念:不需要大眾的認同,甚至可以屏敝掉金錢和市場,不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這里充滿了互聯網田園時代的理想主義,讓人覺得自如自在,一塊浮躁時代的「精神自留地」。
豆瓣這條清高孤傲、初心不改的路上,不斷的被邊緣化,又不斷的為了不被邊緣化而努力掙扎著。一轉眼,18 已經過去了。
這 18 年,沒有驚濤駭浪,沒有蕩氣回腸,只有一個青年,和一個自己的小理想的平凡故事。
一
1988 年,19 歲的清華學生楊勃通過CUSPEA考試,進入了美國高校就讀物理學。這個考試全稱「中美聯合招考赴美國留學物理研究生項目」,是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親自主持的赴美留學計劃。每年只有 100 人有這個資格。
楊勃于1969年出生在陜西的漢中小鎮。剛剛七個月大就已經能說話的他,被鄰里熟人認定將來必成大器,按楊勃奶奶的理論:“聰明早說話,富貴生牙晚”,這孩子長大了必定是個大人物啊。
楊勃的童年時代已與別的孩子有了明顯的不同,小伙伴們翻墻倒灶,和泥爬樹的時候,他如饑似渴的成天抱著《十萬個為什么》啃,還天天圍著老師問一些「奇思妙想」:有什么辦法能讓喜馬拉雅山脈的雪融化?有什么辦法能讓沙漠變綠洲?……
被問煩了(也問住了)的老師索性塞給他一本愛因斯坦文集,希望能「難住」這個好奇寶寶。結果從那之后,楊勃迷上了物理,不可自拔——他開始對成為一名科學家發生興趣。
1983 年,照著雜志《少年科學》里的教程,還在上初三的楊勃編寫出了一個計算機程序,并在學校里一臺速度像蝸牛一樣的蘇聯計算機上成功運行。這次經歷,在楊勃心中扎下了編程的種子——但還僅僅是個種子,因為那時候,他的興趣重點還是在物理上。
高中時,楊勃自學了理論物理,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等大學課程。十六歲那年,楊勃去參加中國物理奧賽,以一等獎的榮譽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大三那年,楊勃通過了CUSPEA考試;20歲,他漂洋過海來到美國;29歲,青年楊勃在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取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眾所周知,八九十年代的孩子們,人均理想都是成為一名科學家,楊勃就是那極少數真的實現了理想的孩子。
但楊勃很快就發現,科學家,不是那么好當的。
來美國前,楊勃同很多憧憬科學的孩子一樣,以為科學家是一個激動人心的職業:與數據和器材為伴,仰觀天文輔查地理,不斷向人類認知的邊界發起沖擊,尋找那未知世界中的知識寶藏……何等優雅和浪漫啊。
等他真的進入實驗室和故紙堆中后,他才發現那光鮮之下的真相:日復一日只做一件事;99%的時間都是重復和繁瑣的計算,實驗工作;不與外界接觸,也很少有什么新發現和理論……
理想受到極大沖擊的楊勃,開始在其他方向尋求自己情緒的突破口。那顆編程的種子,此刻開始發芽。
對科研生涯感到厭倦的楊勃把興趣轉到編程和旅行上。每到假期,楊勃先去電腦公司編程掙1000~2000美元,然后就開車出去旅行。他會從美國西南角的南加州,一路開到西北角的加拿大邊境。在這樣的旅途中,慢慢安撫自己那顆無處安放理想的心靈。
同時,楊勃開始聽音樂會、看展覽、涉列大量的課外書籍。因為看了很多人文社科方面的書籍,楊勃一度對人類學產生了瘋狂的興趣,一度想轉去這個專業讀博士。后來他又閱讀了很多宗教、哲學的書,又產生過出家的想法。
無論楊勃的思想怎樣的飄忽不定,無論他有多少次曾經想過轉行,放棄,他最后還是磕磕絆絆地「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歷經九年的痛苦掙扎,收集了“一墻碟、兩墻書、三大洲的車船票”之后,楊勃最終還是順利的取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畢業后的楊博士先是去了 IBM 中國,又經同學介紹進了快步易捷。這兩份工作都做的不順心。于是他又回到美國,還是沒有找到理想的落腳點。
這時的楊勃意識到,自己真正厭倦的是那「一眼看到二十年后」的人生:那些大公司,做怎么樣的工作,什么時間加薪,什么時間升職,什么時候退休,有多少福利,一個輝煌、平靜而又按部就班的一生。在外人眼中是成功,在楊勃眼中是窒息。
連跟他面談的華爾街面試官都覺得,楊勃做這樣的選擇未免太可惜了。以楊勃的能力,為什么不去創業呢?
那就去創業吧。楊勃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什么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呢?
他把目光投向了九年美國生涯留下的「一墻碟、兩墻書、三大洲的車船票」。
楊勃先對自己的三大洲車船票下手了,這個項目叫“驢宗”。因為楊勃想辦個網站,上傳旅行攻略,分享見聞。根據自助游群體自稱“驢友”的說法,把網站的名字叫做了“驢宗”。人們可以在這里分享自己的自助游見聞和故事。
這個想法今天回頭看是沒太大問題的,唯一的問題是太超前了——21 世紀初那幾年,在絕大部分人旅游還停留在「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帶著小紅帽跟著導游跑」的年代,自助游像是個小眾的不能再小眾的愛好。
三個月時間,六個注冊用戶,楊勃的第一次創業就此草草收場。他又想起了自己那「兩墻書」,圖書交流分享平臺,有沒有搞頭呢?
▲圖片來源網絡
每年有數十萬本新書面世,經典的永遠歷久彌新,新鮮的就永遠源源不斷。當分享的底蘊變得文藝,經得起沉淀又耗得起歲月,那用戶又怎么會少。
于是楊勃一個人開始對這個創業項目的孕育,敲了幾個月的代碼之后,豆瓣誕生了,楊勃成了豆瓣“阿北”。
這一次,方向對了。
二
豆瓣誕生于 2006 年。一年前的 2005年,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大年。馬云的淘寶、周鴻祎的奇虎360、王微的土豆網、王興的校內網全部都被鼓搗起來了。阿北讓豆瓣也誕生在了這個百花齊放的年份,在創業的舞臺上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阿北的步調與這些優秀的商人們顯然不在一個頻道上。這些人都是市場上的開拓者,他們開疆擴土,目標明確,出手狠辣,不僅試圖干掉一切競爭對手,還要在互聯網這個陣地上名利雙收。
阿北沒有那么大野心,他只是在互聯網的一隅開辟了一個桃花源,他只希望這桃花源里永遠談笑有鴻儒,來往無白丁,任憑外面的戰場硝煙彌漫,這里永遠是“琴棋書畫詩酒花”。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豆瓣只有阿北一個人在做,那時候大家都說豆瓣是阿北一個人的豆瓣;而在更長的時間里,豆瓣始終保持著阿北想要的樣子,大家終于明白,豆瓣就是阿北一個人的。
阿北是資深的果粉,受喬幫主的影響很深。他沒有像那些年的其他門戶網站那么「妖艷賤貨」,一打開呼啦啦沖過來一堆貼圖色塊 UI……沒有,豆瓣從一開始就在視覺呈現上給了用戶不一樣的感受。素雅色調、極簡線條、大片留白、疏朗模塊。顏值通行證各個年代都好用。在互聯網的一片胭脂俗粉之中,豆瓣是拂過人心頭的一抹“小清新”,就單這一點,就已經受到了很多小眾群體的追捧。
互聯網的運營方面,阿北是門外漢。剛剛起步的豆瓣需要內容,他只好做一個孤獨的創作者,自己一篇篇的寫書評發到豆瓣上,像一頭默默耕耘的老牛。之后,發動朋友、同學齊齊上陣,用一篇篇的書評給豆瓣充值。
終于,一個用戶在豆瓣上傳了一篇《查令十字街84號》的書評,引發了數千萬人的沸騰,吸引來的了一大批最純正的文藝青年,這正是阿北的初衷。
網購圖書的興起,給了阿北另一個拉文青的機會。豆瓣上線了一個比價系統,用戶可以在豆瓣就同一本書在卓越網或當當網上的價格,進行對比之后再購買。豆瓣由此吸引了大量愛讀書的人,他們在豆瓣寫書評、展開討論。
豆瓣“從圖書分享開始,不局限于圖書”,豆瓣用戶可以組建自己的小組,相同喜好者參加小組,分享討論。其中一個小組“愛看電影”,月增用戶1200多人,發貼900篇,阿北馬上開辟了“豆瓣電影”,他自己的“一墻碟”也終于找到了靈魂的安置所。
“用戶可以發表影評,給電影評分,通過豆瓣購買電影票”這個領域的吸引力,讓豆瓣擁了至今在影評圈都不可撼動的江湖地位。
豆瓣最開始的初衷就是以興趣為切入口來尋找志同道合者。隨著豆瓣的發展,阿北和用戶們在一起編織著這個興趣圖譜,阿北說,是用戶和他一起建設了豆瓣網。
豆瓣相繼推出了豆瓣小組、豆瓣電影、豆瓣音樂、豆瓣相冊……等版塊,終于以書影音的文化資料庫和評分體系為基礎,逐漸成長為功能復雜,形式多樣的網絡社區。
三
豆瓣用戶開始幾何級的增長,當然也引起了資本的關注。對于一般的創業者來說,這是賺錢的絕佳機會。但是阿北的文青潔癖在這時候又上來了,他擔心急功近利的風險投資者會改變網站的發展方向,使得用戶受損。
阿北曾經跟一個投資人說,我不想要錢,我想把豆瓣注冊成公益組織。最終因為公益組織有太多的要求和限制,這個理想才破滅。
太多人想投錢給豆瓣了,但投資人投進來真金白銀,要的是豆瓣不斷的擴張,招新,走量,變現,給投資者以更高的利益回饋。阿北做不到,他只想把豆瓣作成一個對人有用,且有人用的產品。
阿北堅持:就讓豆瓣以一種「文化人的尊嚴」,活在中文互聯網世界里。
這樣「反商業邏輯」的阿北,一度成了投資圈的「地雷」,多少個投資人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返。
現在豆瓣唯一的投資方是摯信資本,摯信投過許多看上去不賺錢,但很有精神文化氣質的項目。這個feel,是阿北要的feel。
網站另一個生錢之道就是廣告,網站火了,廣告商也紛至沓來。可阿北還是那個阿北,對廣告的要求苛刻到了極致。他要廣告從品牌方到文案都要符合豆瓣的文藝范。不管廣告商出多少錢,阿北只選那些高大上的品牌,做氣質上與豆瓣相符合的廣告,做豆瓣用戶會喜歡廣告。這讓很多的豆瓣用戶覺得,在豆瓣看廣告都是一種精神享受。這個feel,也是阿北要的feel。
阿北拒絕一切醫療類廣告,也拒絕把豆瓣小組管理權賣給商家。豆瓣小組的流量一度很被商家看好,但是阿北覺得,小組不是豆瓣的,是用戶的。
賺錢,阿北都讓豆瓣保持著最優雅的姿態。
阿北的堅持是豆瓣用戶們最驕傲的事情,豆瓣網紅人水湄物語曾說:阿北之所以有豆瓣,因為他就是典型的豆瓣人呀。資本的驅動力是非常強的,堅持是需要足夠大的勇氣來對抗資本,投資人肯定恨死阿北了。那我作為一個豆瓣用戶,我真的愛死阿北了。
從出生開始,文青就是豆瓣最大的光環。它選擇的切入點是書,之后是電影、音樂;它“以為人本”,興趣是找到同好的關健;它不打擾用戶,每個人在這里都有自己的“桃花源”。對品質的堅持,使豆瓣慢慢成為了許多年輕人心中的文化圣地。
越來越多的人在豆瓣沉淀下來,成為資深的豆粉。因為在豆瓣,他們可以輕輕松松的做自己。豆瓣最著名的一個slogan:我們的精神角落。也表明了豆瓣最獨特的自身定位。
阿北徹徹底底的把豆瓣打造成了一個文化符號。
2015年,阿北在接受極客公園采訪時說,豆瓣是一個邊走邊發現的過程,除了個人興趣之外,包括之前書影音放在一起的話,整個豆瓣是更加關注普通人的生活里面非功利的那部分。
豆瓣是一個文藝青年的創業,一次基于理想的創業。阿北做豆瓣時想法很純粹:做一個分享的網站,這網站是沒有參照物的。中國互聯網先驅謝文曾說過:豆瓣是中國唯一能稱得上原創模式的互聯網公司。
四
豆瓣能夠獲得成功,天時的原因占很大成分。
豆瓣成功保持住了內容和用戶的高品質,包括用戶的高品質,有一多半要歸功于「PC互聯網」時代。那個時候,你想成為一個網絡用戶,是有門檻的。截止2005年末,中國互聯網網民才1.1億,其中絕大部分是一二線城市里,有受教育基礎的青年——要么是北上廣深的文藝青年,要么是現實中迷茫,網絡中綻放的高校學子。
這些老用戶奠定了豆瓣的文化基礎,而這個文化基礎特別有利于豆瓣保持文青氣質。
同時以阿北為代表的豆瓣團隊,也以自己的高品質內容,反哺和滋養了這些用戶。他們太懂豆瓣用戶了,因為他們和用戶就是一類人。他們使用戶不僅可以在豆瓣找到同好,更可以因由豆瓣算法的推薦去發現更多符合自己調性的文化產品。讓用戶能夠深刻的知道,豆瓣懂我。這種客戶黏性,真的令其他的網站望塵莫及。
在這種獨具一格的文化氣氛之下,豆瓣歷經波折,起起伏伏,卻始終沒有像天涯、貼吧、人人、貓撲那樣沒落。豆瓣堅強地活了下來。
然后,移動互聯網時代來了。豆瓣命運的轉折點也來了。
其實阿北是嗅到了這場變革的味道的,iPhone 發布以后,阿北就意識到手機將會成為新的互聯網戰場。戰略上沒有問題,戰術上卻犯了大錯:他認為未來的手機上會有數百個 app,去中心化將是移動互聯網的主基調。2011年,豆瓣的APP矩陣在阿北的堅持下規模不斷的擴張,豆瓣電影、豆瓣音樂、豆瓣小組……豆瓣接連推出13款APP,但沒有一個APP叫豆瓣。
這種遍地開花的策略把豆瓣割裂了。這種割裂對豆瓣網來說是物理性的,對豆瓣用戶來說是心理上的。
阿北是非常推崇“長尾理論”的,在他看來,這十幾個APP就是散開的滿天星,這種分化可以解決PC互聯網時代很多版塊互相牽扯的問題,分開之后,問題簡化,逐一攻破就好了。而他們又都是豆瓣的終端,后臺數據始終是在一起的,這種匯聚的力量就可以讓豆瓣成為一團火。
分散資源的結果,就是讓豆瓣原來建立起來的品牌效應大幅度弱化,彼時市場已經逐漸意識到意識到品牌需要做成“超級APP”,眼看著阿里、騰訊都及時轉換賽道,只有阿北固守著去中心化。但是,做強十幾個APP需要的力量太大了,遠不是豆瓣這種「小而美」的團隊可以駕馭的了的。最終這些APP被打回“小眾”的原型,滿天的星星哪個都沒有足夠閃耀,卻把豆瓣這一團火給打散了。
豆瓣成了互聯網版圖中的英聯邦,對外聯合王國,對內各自為戰,阿北跟英女皇一樣成了個吉祥物。
2014年豆瓣年會上,阿北向同事們承認:豆瓣在移動互聯網上錯失了三年。眼下的目標是把一堆APP整合成一個「豆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3分種就有可能發生天崩地裂的變化,而豆瓣的歧路走了三年。
豆瓣的大船總算掉了頭,可市場已經走遠。
為了打造品牌,巨頭和后起之秀瘋狂的在各個領域砸錢、鋪渠道,豆瓣的領地被一點點吞沒。社交產品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細化,越來越全,人們可以表達、交流、分享的途徑越來越多。強調以人為本的豆瓣,一定要以優雅的方式賺錢的豆瓣,在這種形勢下被逐漸邊緣化。
五
首先出現的問題就是頭部用戶的流失。
豆瓣社區的去中心化屬性決定,它不是一個盛產大V的地方。支撐起豆瓣相冊半壁江山的“福根兒”也不過十幾萬粉絲,擁有幾萬粉就足以稱得上是豆瓣紅人。用戶群體的復雜性與差異性,導致各個豆瓣圈子之間井河不犯。你只有可能是某一版塊的紅人,而絕無可能成為全站大 V——除了阿北,沒人在豆瓣路人皆知。
從好的層面上來說,這種屬性決定了豆瓣是一個更加平等、理性的社交網絡,這是以流量和網紅、大V為主打的其它產品完全不一樣的,豆瓣用戶更加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迷信盲從權威。這也是為什么豆瓣時至今日依然被很多用戶視為凈土,依然有很多死忠粉的原因。
本來這是豆瓣在這個浮躁的互聯網上最大的優勢,而漸漸的,卻又成為了最大的短板。
豆瓣保持著一個個頑固的小圈子彼此隔絕的狀態,不會有什么全網熱議的焦點,更不會產生什么粉絲百萬、千萬的大V,當然也就產生不了什么流量。對人群的絕對公平,也使得部分優質用戶失去留在豆瓣的動力。
豆瓣的優質用戶在豆瓣實現自我價值的范圍太窄了。在豆瓣已經很有影響力的人都幾乎找不到什么變現的方式,創作的內容也限于半封閉的社交網絡而無法大規模傳播。優秀內容創作者是需要獲得關注,得到社會認同的。豆瓣可以是“我們的精神角落”,但“我們”也需要實實在在的上升的空間和環境的。
最終,豆瓣的優質用戶——很多曾經在豆瓣開始了最初的自我實現的作家、影評人、編輯、豆瓣紅人也都紛紛轉到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等平臺。并在那里變成更大的大 V,名利雙收。
之后出現的問題更嚴重一些,直接觸及了豆瓣的底層——權威性和私密性。
▲圖片來源豆瓣微博
豆瓣得以行走江湖多年,靠的是兩板斧:一個是書影音版塊,另一個是豆瓣小組。豆瓣的第一靈魂影評,人群基礎好,沉淀時間長,全網第一權威;豆瓣的第二靈魂豆瓣小組,吸納多元愛好的人群,平等管理,對外封閉,是很多人的心靈「秘密基地」。而如今這兩板斧,都有點舞不動了。
最開始的不滿,來自于對影視作品的打分。
豆瓣的書影音版塊,曾經是國內書籍、電影、音樂等文化產品方面評分最有權威性的社區之一。豆瓣從未被資本裏挾,所以豆瓣評分曾擁有相當高的權威性,也是這塊陣地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
曾經,有人找到阿北,希望通過后臺的運作買豆瓣的評分,升一分給80萬。阿北當場拒絕,很干脆利落地回了一句:「想讓評分上升,唯一的方法是把作品拍好”。
但阿北大概想不到,他們收買不了豆瓣,但他們可以收買「用戶」。
2016年12月8日,《人民日報》客戶端轉載了《中國電影報》的一篇文章,并以《豆瓣、貓眼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 惡評傷害電影產業》為題發布。當時有多部電影、電視劇在豆瓣的評分引發了創作者質疑。
群體關注事件發生在2021年底,連著兩部新播劇在豆瓣疑似出現控評刷分現象,先是《風起洛陽》,該劇正式上線播出時間比此前“官宣”晚了近一個小時,但大量評分卻在“官宣”時間集中涌入,造成劇還未播就已經出現6000余條評分記錄;再是《誰是兇手》,還沒有等演員登場,就出現了對該演員的演技的大量評價。
阿北曾經說過,豆瓣的評分是不可能被隨意左右,因為這些評分來自于大眾用戶。而當飯圈時代粉墨登場后,無數粉絲和水軍沖進豆瓣,靠人海戰術淹沒評分榜,完全無視作品質量無腦吹自家 idol 時,以“小眾文化”聞名的豆瓣用戶中,這個所謂的“大眾用戶”又有多大眾呢。對此,豆瓣顯然是無能為力的。
近年來,豆瓣評分越發受到質疑,曾經的權威性在一點點喪失。豆瓣唯一能做的只有排查、刪除非正常評論和處理相關賬號,這宛如拔劍砍蒼蠅的操作,象征意義更大于實際。
另一邊,豆瓣小組也后院起火。
豆瓣小組曾經是非常純粹而簡單的,它沒有書影音版塊那么的文藝,而是快速通過共同喜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這是阿北一直秉持的“以人為本”。豆瓣放大了每個人自身的特質,小眾趣味、獨特身份、特殊嗜好者,都能在這里“找到彼此”的“根據地”。
豆瓣小組建立是不設限的,雖然用戶群體極其的多元且復雜,但形成的一個個小組,的確讓很多人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心靈家園。
但“以人為本”中的“人”是有陰暗面的,當自由足夠多,限制足夠小,人性中的陰暗面也就被釋放出來了。豆瓣小組創建自由,內部封閉,審核松散。越來越多的同好的匯集,也意味著對非同好的排斥,原本的「精神根據地」逐步變成了「秘密結社組織」。
豆瓣小組小而美的氛圍在不斷的被損害。按創建原則,豆瓣沒有管理權限,于是監管缺失,曾經的烏托邦,野蠻生長。
這一點上確實是無解的,人性經不起考驗。聚沙能成塔,聚沙也能成流沙,把你淹沒。與影評的處置方式一樣,除了關閉部分小組,豆瓣依舊別無他法。
2021年1月至11月,豆瓣網受到20次處置處罰,共累計罰款900萬元。
2022年3月,豆瓣運行了 13 年的私密小組功能下線。
阿北自己保持著善良公正,他就相信他所有的用戶也都一樣的善良公正。“豆瓣不針對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圖包納百味。無論高矮胖瘦,白雪巴人,都能幫你通過你喜愛的東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過他們找到更多的好東西。”確實,豆瓣最開始的用戶是對互聯網有著平等友好交流、有渴望和憧景的一批人。
豆瓣的初衷從來沒有變,變的,是互聯網的環境,和上豆瓣的人。
寫在最后
近些年來阿北已經不再接受媒體的采訪,他更多的關注家人,更多的陪伴他年幼的女兒。面對來勢洶洶的時代炮火,他選擇遠離活色生香的生活,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他大隱于世,讓人沒那么容易接近他。
可豆瓣不行,它站得再邊緣,也還是站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它只可以小隱于山林,廟堂變幻朝聞夕至,它躲不開、逃不掉、也放不下。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想找到它,終南山就在那里。
曾經的豆瓣是有很多機會轉型的,它曾經有可能成為今日頭條,陌陌,小紅書,下廚房,播客等等;曾經的豆瓣電影最接近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距離成為中國 IMDB,爛番茄僅一步之遙……最終,都是與阿北的理想不符。
豆瓣曾經是互聯網上的凈土,與世無爭,佛系的互聯網異類。每個人都可以在豆瓣里有自己的“烏托邦”,任何小眾群里在這里都有自己的精神角落。……但那好像只能是曾經了。
阿北和豆瓣終于割裂了。
2023年第一個月,某周末,豆瓣的服務器第N次崩了,微信上評論兩級分化。有的說,即然豆瓣服務器開小差,我就先祝大家周末愉快吧,有的說,即然崩了就別再回來了。在某個“你玩豆瓣嗎”的投票里,參與的人不多,“從沒玩過的人數”超過了“一直在玩”和“之前玩”兩項人數的總和。
如今,十八歲的豆瓣,又該往哪里去呢?
關鍵詞: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xn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爱情岛论坛| 四库影院永久在线精品| 北美伦理电线在2019|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学长|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东北女人下面痒大叫| 日本一卡二卡≡卡四卡精品| swag剧情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岛国免费v片在线播放| аⅴ中文在线天堂| 1111| zooslook欧美另类最新| 旧里番6080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综合| 旧里番洗濯屋1一2集无删减| 中文字幕按摩| 香港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ssni409在线看| 青青青青青免精品视频| 美国式禁忌3在线观看| 村上里沙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免费看片| 好大的奶女好爽视频| 在线观看高嫁肉柳1一4集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99热| 篠田优被公侵犯电影|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八a级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边做边摸|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入口| 好好的日视频| 欧美特黄a级高清免费大片|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日本一二三区视频 | 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操|